2008年11月26日星期三

上海

这次到北京和上海。北京依旧是那样“大”。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很宽敞,路非常非常宽。虽然依旧是有一点灰头土脸的感觉,但空气质量感觉还可以,很朴实的城市。而上海,这次去的多是市中心并且都是坐车子望去,感觉上海的路不宽,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距离窄,使得高楼大厦显得更加庞大,有很强的震撼力。上海真是一个大都市。比日本还要发达的感觉。摩天大楼极多,连绵不绝。如果光看这些光鲜的一面,中国真是比日本不知道发达了多少倍。日本这边都是矮矮的房子,比不过上海。在导游的带领下去了环球金融中心。以下是照片。不过上海的空气质量很差。比北京差很多。感觉空气里有很多杂质。不知道是为什么。



下面这张是在上海静安寺附近拍的。那里很繁华又很多比较好的饭店。这个商场好像是日系的。因为里面地下一层超市有好多好多好多都是日本原装商品。当然价格比在日本还要贵。不过里面购物的人不少。看了一下,衣服都是上千元。在附近吃的饭。我不知道是我没花惯还是什么。这次回去我觉得饭店的菜价好像涨了不少。不知道是因为从前在北京一直是学生,消费水平有限的缘故还是什么,如果我也在中国工作了的话可能就不会觉得贵了?自己也不清楚。日本这边的商店也都像这样弄成了圣诞节气氛。

下面这张是导游的带领下看的杂技。这是最后一个压轴戏。可以想象吗?在这个圆圆的笼子里,上下左右飞着五辆摩托车!!开始是一个人开了摩托车进去,在里面绕圈。然后又进去一个,然后又进去……,最后进去的是个漂亮的女孩。看得时候,那种刺激,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听导游说,这种高难度项目赚钱比较多,很多人都想练,但很多人都不行,因为进去后转几圈头就晕了。最后剩下10个人能够表演。每次上五个。表演时非常危险,如果一个人出现任何差错,那么所有人都要完蛋了。这是一个玩命的表演。他说恐怕世界上除了中国人,不会有人练习这个。在看杂技时我的心情比较复杂。当时看得那场是外国人专场。旁边都是外国人,其中有一些是日本老头。很多日本人退休后到中国游玩留学居住,因为他们的退休金在日本花很少,但是到中国来就能过很好的生活。我到现在也不理解为什么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物价和钱的价值会有不同。世界根本就不是公平的,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就贵,发展中国家就便宜,这是为什么?他们在那里痛快地看这些表演,我们的同胞们在用自己的生命表演……。反正我心里不太是滋味。结束后,这些表演者都拿着光盘在门口卖给出来的观众们……。


这几张是环球金融中心的。建在上海,可惜主人好像是个日本人。建筑样式也被称为好像日本军刀。中间那个四方框,也一直较受争议,原来的设计是圆的,但被说好像日本的太阳旗,所以改成了四方框。上面很高。里面的电梯弄得好像到了另外一个奇妙世界以下,有炫光,有音乐。让人觉得好像到了迪斯尼世界。很神话的。

秋色

终于结束了一周左右的出差,回到了家。这次虽然只有一周的时间,但因为跑来跑去而且做了很多事情,所以觉得好像过了很久。具体事情,之后会写上来,今天想早点休息,所以把一直以来想发上来得照片发过来。
下面这些是我每天吃午饭的公园。很随意的公园,总是很漂亮,但一切都很自然。经常有妈妈带小孩子在里面玩。说是公园其实就是沿着路边的绿地。并没有围起来。横滨的空气质量非常高。总是很清爽,很透亮,很甜的感觉。十分清新。我经常坐在照片上面的椅子上吃午饭。






下面的这张,是我经常去买东西的地方。红叶也很漂亮。

2008年11月12日星期三

11月11日

11月11日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过农历生日。我喜欢农历。很巧的,今年在四个1的这一天过生日。和朋友一起吃了饭。很好吃,挺开心的。一转眼,2008年都要过去了。这一年里想想无论是对国家还是我自己和周围的朋友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剩下一个月左右,让我们也充充实实的,开开心心的度过。

这个周末很忙碌,让我觉得似乎过了好几天。我发现如果就那样呆着周末过得很快。而如果做些事情的话虽然过得也快,但因为发生的事情多,就好像时间增加了一样。看来以后周末要好好地利用一下。

周六我去听了一个有关纪实电影的讲演及中日导演们的讨论。很有意思。我也因此知道了中国有个“黄牛田”的纪实导演组合,他们在宋庄设有基金办公室,帮助一些想拍东西的人,还免费组织放映电影。在那里工作的也是“黄牛田”的头头的人,是没有一分钱收入,完全在义务工作。我很崇拜这样的人。但我说很敬佩他时,他却摇摇头说,这没有什么,因为他喜欢做这些而已,他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已。哦,我更崇拜他啦!

中日导演的讨论也很有趣。日方导演都很年轻,有的和我同岁。中方大部分为中年。由于我们两国的体制环境、各种条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不同,如果彼此不太了解直接这样交谈的话,真的是有很难互相理解的地方。日方总是在强调拍摄手法、拍摄者与被摄者的关系及心理、拍摄理论等东西。而中方很多都是凭直觉就那样的纪录,不想那么多别的。日方就很难理解。我想在中国由于官方不支持甚至打击这种纪录,因此纪录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有了它很大的意义。中方的很多作品都是不加任何画外音及其他音响效果,就那样原本的再现。有的日本观众就说,他看到的那些就是他在中国经常见到的,那些社会底层的人们的生活,没什么新意。但是同样的,虽然这些人在中国哪里都能看到,但是你在电视上很难见到他们。他们很少会被关注。在中国,首先把这些纪录下来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并且由于翻译的缘故,两者的沟通火药味儿很浓。并且很多中国的说法译过去后就成了很难被日本人接受的说法,这一点也或多或少影响了沟通。另外,中国这边喜欢用各种比喻,讲究幽默和文采,不太讲究逻辑。日方恰恰相反,只讲逻辑,别的都不讲。总的来说,我还是觉得如果是对彼此国家都还不太了解,不太清楚的人碰到一些,真的,想要沟通和互相理解挺困难。我抢着抢着最后发了一下言,谈了一下自己的想法,虽然也说得乱七八糟的,呵呵。锻炼一下。

结束后,大家一起去吃饭。想参加的人就参加。其实日本就是这一点,不太分阶级。讲演和讨论中给大家倒饮料也是组织者发杯子,传饮料。大家都喝,点心也是全场分着吃,讨论也是谁想说就说。没有说讲演者和导演就要有多么高级,有特殊待遇。反而都是主办方和参加者谢观众。吃饭也是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大家一起聊天,平分费用。没有说让导演们讲演者们先走,公费去吃喝。观众就不管了。大家在一起随便谈,一起喝酒。那种气氛非常好,也认识了几个人,一个超温柔的日本女孩,一直和她聊了很久。大家都是喜欢纪录电影的人,谈的火热。我算是加塞儿进去,而且是个门外汉,但他们还是挺热心的和我讲这讲那。并且大家不断的聊啊,喝啊,中间换了两次店,一喝就到了早上。那些导演们都抽烟,我被熏得够呛,不过气氛很好还是很开心。本来以为晚上6点就能结束,然后就去京都呢。

这样早上回来后睡了几个小时,马上起来奔赴京都。新干线两个小时。车上也是睡觉。下午3点到京都,见了留学时的导师。导师对我一直不薄,我很感激,一直很支持我的研究。日本的大学和教授都很独立,去行政化。没有那么多别的说法,教授也是以提携帮助年轻人学习研究为己任,教授权力很大,但有教授会监督。在这里就先不细说了。和老师没想到一聊聊到快到8点,然后让我到她家吃饭。在研究室里见老师时,觉得她很年轻,有活力。但到了她家后,突然觉得老师毕竟是和我妈妈差不多年龄,是有些弱弱的有些老,心里顿时有些不太好受。

然后10点多奔赴朋友家,又是一顿神侃。到很晚。第二天爬起来赶去工作。虽然我没做什么,但一直从12点站到7点,实在是也挺累。不过这次还是感到京大的学生就是京大的学生。京大一直以学风自由而著称。真的,在包括东大的别的大学招聘会时,虽然主办方说服装自由,但大家还是都穿西装来,不过京大就不是,几乎都穿着平时的衣服,真是穿什么的都有。大家虽然也都默默地,但还是能感觉到他们脑子里在转,反应很好。气氛与其他学校真是大有不同。结束后赶车回到家已经11点左右了。车上又是睡……。

因此今天在公司我没什么精神。接电话也没什么力气。上司和我开玩笑说我的声音像蚊子。呵呵。明天我要打起精神,不过现在也很晚了……。

天气冷了,大家要注意身体。

2008年11月5日星期三

奥巴马的胜利

美国总统诞生了,奥巴马胜利了。整个世界都一直观望者的美国大选中与尘埃落定。
一个黑人总统的诞生,各大报纸新闻,大街小巷的人们或许都在议论着。
正好看到一篇评论,感受颇深。评论说奥巴马当选又证明了“政治应当是美好的,政治可以是美好,政治是为公众谋福利的事业。”说奥巴马的当选不过印证了民主制度。只要你有能力,只要能够获得绝大多数民众支持,你就可以当选。

正好在留言中与小杜讨论到了我们渐渐的懂得世界的不美好。是的,前面我也曾经提到过,我们说走向社会,说长大,在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我们要渐渐的变“坏”。为什么我们不能健健康康的长大。越来越美好呢?

如果一个人想改变周围的环境,想改善国家的某些东西,想让更多的国民更幸福,那么,正常的他就可以去弄政治,当上国家的官员,去做他想做的事情。而在我们的眼里,政治却是那么黑暗的东西,官僚是那么的不近人情,缺少人性。反而是要想走好路,做好人,就最好远离政治。我也一样,一直对政治不感兴趣,一直避免沾惹它以免污了自己。曾经的男友,原来的梦想是当政治家,一心一意想要改变社会,真的是满腔热血,而我却毫不犹豫地劝他放弃那个梦想,我说你的一腔热血只能白费,不可能的。要不然就是不被赏识,有力量无处发挥;要不然就是被同化了,不是改变什么社会,而是社会的寄生虫了。-----曾经的我是不知道政治是可以美好的。

“政治应当是美好的,政治可以是美好,政治是为公众谋福利的事业。”
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久久的盘旋在我的脑海里……。

2008年11月4日星期二

民间活动

日本昨天是“文化的日子”,放假。日本现在把假期都放到周一或周五,弄成一个三连休,很多商场都搞点活动,做点三连休的生意。日本除了6月外,基本每个月至少有一次三连休。昨天这个假期,附近的两个区都搞了“お祭り”(我不知道怎么翻译好,暂称为民间庆祝活动?)。日本人比较喜欢“お祭り”,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活动方式和内容。一般夏天跳盂兰盆节舞蹈,穿上夏天的和服,放好看的焰火。各个地方根据不同的习俗,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组织各种活动。一般都是自治。政府起个帮忙辅助的作用,参加者从小孩到老人,十分广泛。

昨天我也去凑了个热闹。本想带相机的,可惜给忘了,太遗憾了,要不就可以图文并茂了。下次一定记得。昨天一些学校也搞“学园祭”,就是上次说的那种开模拟店形式的校园活动。

昨天附近的活动,大致分为四类。一类是站前广场节目表演,有跳舞的,有乐队演奏等等,也都是民间组织,大家因同一个爱好而聚到一起,平时练习,到了类似这种时候就出来表演。二类,是日本“お祭り”时必不可少的各种小吃排档。日本平时在街上一般看不到边走边吃,或在路边吃东西的人,那会被认为没有教养。但只有这个时候,人们都很放肆的买完当时就在路边吃,或边走边吃。大人小孩都很高兴。一般这种小吃也就那几种,棉花糖(经常排很长的队),お好み焼き、焼きそば、たこ焼き、グレープ、还有其他点心等。但因为在日本难得有这种自由的气氛,大人小孩都显得很开心。还有各种小游戏。另外一类是“フリーマーケット”(自由旧物市场?)。就是附近居民将自己不用的东西拿出来卖,另一部分人淘着买。整个街道禁止车辆通行,卖得人有秩序地摆好,人们走来走去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还有一类是公益活动。有号召为一个小孩患肾手术捐款的。有宣传解释垃圾分类的。有摆出各种濒临灭绝生物图片给孩子们讲的。还有把一些鸡鸭兔羊等各种现在孩子们平时见不到的动物圈到一处,让孩子们自由抚摸,亲密接触的。还有让小孩子穿上消防队员服装,或警服,做到消防车或摩托车警车上感受消防队员和警察这种职业的。等等,多为政府组织的活动,以孩子为对象。不管是哪一类活动,无论是哪一方都很认真很热心,就像一个村子,就好像大家都认识一样。气氛很好。垃圾分类前不断有人询问各种事项,那些政府人员都耐心讲解,一起讨论为什么要这么分类,那些垃圾都能做什么,怎么做能对环境更好。大家都很认真。还有孩子们穿上消防服,或警服时,在旁边的消防队员和警察都很亲切的给孩子们讲解,帮助他们穿衣,甚至照相。用很慈爱的目光看孩子们,让人觉得很温暖。

道路交通也都有专门人员进行疏导、管制。垃圾有人专门收集整理。大家各司其职,一切井然有序。按部就班。大家都遵守规则维护规则。到点就收拾。一切整整齐齐。

一个很和谐的世界。

2008年11月2日星期日

纪录电影

昨天到东中野的一个小小的电影院看了一个名为“我的红卫兵时代”的纪录电影,也叫纪录片吧。日文叫ドキュメンタリー,写实的反映社会问题的影片。我很喜欢这类影片。这个有关红卫兵的就更不用说了,虽然我没有经历过文革,但文革那段时期总是对我有一种引力,真的,我对那段时期非常有兴趣。我觉得如果不能够理解那段时期,或许就没法真正了解中国。

这个片子是采访四个人,谈他们在那段时期的所作所为所感所受。我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他们作为一个当事人在那段日子里的精神变化。在中国,这类反映社会问题的纪录影片是不受政府欢迎的,在公共电影院是禁映的。因此,人们对这种形式的电影往往非常陌生。但还是有一批人在努力的进行创作,他们都是怀有一种精神一种信仰的正直的人。中国的这类纪录片发展历史不长,拍摄者也没有什么专业知识,往往只怀有一种对社会的关切,对问题的关注,和一种对人类的关爱之精神进行拍摄创作。作品虽然很不完美,又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在这样一个较为封闭不自由的社会中,进行有风险没什么经济价值的纪录片制作,支持他们的是他们内心的一种社会责任感。比较有名的作品是王兵的“铁西区”。随着数码摄像机的普及,最近在中国制作纪录片的人也多了,作品也多了,题材也十分丰富。我比较喜欢这类影片,虽然很难有机会看到。现在在日本,能看的想尽量看一看。昨天也由于是周末的缘故,坐无虚席。导演也到场与观众交流。

日本人问的问题中也能感觉到他们的理解与我们自己的理解是不同的。一个人问导演说你说中国需要纪录电影,那么到底是怎么需要,又多少人在看纪录电影。这个问题由于也是翻译,导演回答到了别的问题上了。但我想并不是说有多少中国人需要纪录电影,有多少人想看纪录电影。纪录电影在中国更多的是为问题提起和历史纪录而存在。中国有它很丰富细腻的一面,但体制的原因使得我们往往容易忽略那些。还有我们在经历一个转型时期,这中间很多人的命运发生了变化,改革带来了更好的生活,但同时也割裂了一些东西,带来了剧痛。很大一部份人在突如其来的翻天覆地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感受着自己的酸甜苦辣,在努力的活着。他们或许是小人物,不被注意到,而纪录电影往往将镜头对准他们,通过他们的纪录真实的表现这一时期,揭露各种问题。我喜欢。

不过导演斩钉截铁的说80后对文革的事情毫不关心,也不理解……或许吧。

信仰

大家也都能感觉到,我的博客也是讨论社会问题较多。我这个人也是经常对国家抱怨多,批评挑刺多,口吻辛辣,饱含讽刺。好朋友同学也都知道我的这个毛病。我自认为自己是因为想让我们国家变好,希望每个人都能过上舒适的生活才发出这些抱怨。并且“崇洋媚外”,当然别的国家也有他的不足之处,我是觉得要想让自己好,就要多看人家长处和自己的不足。批评别人的短处对自己没什么用。所以博客里一般也较少提日本的不足之处,因为我对日本变好变坏不是那么关心,无所谓。所以我不费力气去挑他的毛病,要求他改善。但中国是我的祖国,我会不遗余力地呐喊,拼命挑她的毛病,让她改变!但很多人接受不了这样的我,所以我想这个博客的内容也一定有人不喜欢。不过,我是个固执的我行我素的人,呵呵。就请大家多多包涵啦!!我也会尽量掌握个度,老唐博客上学的那句话很适合我:有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去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用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这句话现在是我的座右铭。

在这篇里也还是老样子,谈谈我的一些固执想法。

从前我觉得中国的很多问题在于制度不好。扭曲的制度下,人也变得扭曲了。环境改变了人。但我心里其实一直解不开的一个结是,制度的制定者是人,为什么我们不能制订出好的制度,这不还是说我们人有问题吗?我不太喜欢讨论国民性。但制定不出好的制度,还是说我们这块土地上的人有问题。可是很多国外的华人都很厉害,很多华语国家也都发展的不错,说明我们人并不时那么差。那么为什么今天的我们是这个样子?最终,思考来思考去,我走到了“风土文化论”上,就是说我们的很多性格和很多做法,是受我们这片广袤的土地和气候等影响,因此我们是这个样子,是为了适应环境而形成的。

但,忽然的,最近我觉得,我们是缺少了信仰。从前也有人这样说,但我都不以为然。然而,现在我感觉我们是缺少了信仰。没有信仰的人,我现在觉得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大家应该去做某个教的教徒,或者信奉什么东西。而是指我们在做各种事情的时候都应该有一个起码的底线,知道自己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良心、道德都包含在内。还要有一种追求,对好的理想的东西的追求。同时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觉得没有这些,真的很可怕。任何一个制度,它的制定者和执行者都是人,不管你怎么制定的天衣无缝,也总是能够找到路子,将它变味变扭曲。我们现在发生的很多腐败问题,很多食品安全事故,想来想去制度是不能够完全覆盖解决的,你补了这边,那边又出来了,没有尽头的。制度当然也要建设,但另一方面我们这些人也应该有些信仰。不能给人吃的东西,就不能往食品里放;自己都不吃的东西,就不要卖给别人;不该拿的东西不能拿;不该办的事情不能办;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信仰、信条和做法,可是我们在冲破一个个最基本的底线,创造一个个“神话”。我们都一切向钱向权看,除此之外我们都没有了追求。我们已经没有了信仰,成了一群胡乱奔跑的迷失了的羔羊……

信件与邮局

最近,错拿了朋友一张照片,而下次什么时候能见到还不一定,就决定给他邮过去。
用手机在网上大概查了一下什么样的信封,需要多少钱的邮票,然后到便利店买了,装好,贴上,再放到便利店里的信筒里。这样,我以为就没有问题了。
没想到,周六邮的,周四都还没有到,朋友于是发来短信告诉了我。因为照片是他的作品,虽说可能还有底片,但毕竟很重要,我就着急了起来,赶紧到网上查看能不能咨询一下。查了后知道除了一些有专门跟踪查询服务的信件外,日本国内的普通信件都有调查制度,可以到附近的邮局或网上申请调查。我在网上申请的,需要尽可能清楚仔细地填入寄件人、收件人地址姓名,邮寄时间地点等,还有空栏共填写信件特征。然后会自动出现一个用户名和密码。供在网上随时查询进展状况。不过,还好,第二天一早朋友收到了信,我也因此取消了查询。

不过因为这件事,我对日本邮局的各种服务有了一些了解。然后又到中国的邮局网上看了一看。其实一看网页设计就能看出二者不同。中国的很多网站,包括大学主页,往往有很多领导讲话,业绩公告等东西。我觉得更多的时候都带有一种宣传色彩,一种所谓的社会主义情调。是站在自己这一方,按照自己想要如何宣传,想让访问者知道什么,了解自己什么而设计。往往充斥着网站主人自己想让别人知道的东西,而未必是访问者想要了解的事项。而日本的各种网站,往往是服务窗口色彩,一般都会比较清楚的按使用目的,用户类别来分页。一般是站在网站访问者的角度,考虑到访问者为什么要来网站,想要在网站上知道什么信息,怎么能让不同的访问者都能够迅速的找到他们所要的信息等等,是基于这样的一个网页设计理念。因此,往往都能很快地一步一步地按下去,顺利找到自己想知道的东西。或许在其他方面,中日之间也存在这样的不同。

正好看到一篇名为《邮政法草案令人叹息》(作者:赵志疆)的文章,说10月30号中国人大网公布了中国邮政法修改草案,正在征集意见。文中感叹说,邮政法的起草者是邮局,因此不可避免的使得邮政法偏向邮局的角度,维护邮局的利益。16年间邮资上涨15倍,但一直以来消费者的最基本权利--就是邮出去的信件丢失后能有个说法,都未能实现,这次修改,也不过改成:“邮政企业对平常邮件的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因邮政企业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平常邮件的损失除外。”就是添加了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损失时除外这个说法,但如何证明是邮局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的,是个大难题,因此修改与没修改没什么区别。

因此,总的说来,在中国。你付了钱让邮局帮你寄东西之后,东西就听天由命了,没有人会对它负责。丢了,损失了也只能自认倒霉,就好像邮局白白的帮你寄了一次一样。就像老唐上次的遭遇。因为不用负责,我想邮局的人也一定更在随意的对待信件,更加粗暴的搬运人们邮寄的东西,反正法律规定了发生什么都不用负责。---这样的事情还有法律保障呢!!

不过,你让邮局负责,邮局一定也觉得不合理,因为很多丢了的信件都未必是邮局的责任,邮局也管不了那么多。是的,阿芳认为问题或许出在我们的地址不清,邮寄中间环节复杂上。我觉得中国还有很多地方都没有固定地址---比如我家就没有。邮东西或者寄到爸爸单位,或者寄到亲戚单位。自己家里是没有地址的。我想这样的人家可能也不只我一家,很多农村地区我想也没有。这样就出现复杂的转交过程,一个传一个,最终才到我家。如果这中间谁忘了,或弄错弄丢,却还要让邮局负责,那么邮局肯定不会管。还有像我在学校也是一样,比如领个包裹,却要经过很多环节,包裹单传来传去。这中间如果出了问题,邮局肯定也不负责,邮局也没有办法负责。

而日本之所以能够有查询制度,就是因为他们住址清晰,每一家都有地址。每个地址由哪里管,什么时间那个邮局的人员到哪个邮筒里取信,然后放到哪里等等,一系列环节都可循。而最终也是邮局送到各个住址,不存在复杂的中间转交,单位处理、分发等环节。

所以,我一直都觉得我们应该先让人们都有个明确的地址。然后制定好各个流通环节。这些清楚明确了之后,信件什么时候到了什么地方就都有路可循了。虽说平信不贵,但信的价值在于它所包含的寄件人的感情,和收件人的期待。不管什么样的信件和包裹都是无可比拟的宝贵的东西。我们不能那样轻率粗暴的那样对待它们。但或许就像中国连自己的人口都搞不清一样,让每个人都有自己清楚地地址,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不过,不管如何。邮局一方竟然能够大大方方,义正言辞的说自己对那些信件丢失不负责。我还是很惊讶,他们不觉得脸红吗,他们明明收了钱的。就算客观条件历史遗留问题使得暂时无法全部负责,也要努力想办法去思考,如何才能让每一封信都平安到达,包裹都能完好无损,寄件人和收件人都能笑容满面……。思考这些,才是他们的工作。而不是反而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不用负责的扯皮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应该感到羞愧!!

另外,新的草案还规定:“国家对经营快递业务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快递业务。”我不禁失望至极。我想大家都能切身体会到这些年快递行业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与便捷。其实,为什么能如此,就是因为经营快递业务的有外资有民企有个人,当然也有邮局。大家在竞争,人们当然选择方便快捷价廉的服务。快递业务经营者就要尽可能做好那些,而因为有这些外资及民营资本的存在,邮局也不得不扩展业务,争取提供低廉高质服务。而一旦实行许可制度,至少有两个问题可以想象。一是许可制度带来的腐败,这个和其他一切许可制度一样,政府的寻租渠道而已。另外一个就是很有可能形成垄断,邮局之类的一统天下,人们不得不忍受他的恶劣服务和昂贵价格。受益者无非是政府和邮局,中国的潜规则---强势者越来越强,强势者才有话语权---

一部法律,一部本来应该用它来约束强势保护弱势的法律,却由强势一方来制定。真滑稽!